佛山陶瓷网手机版首页
佛山瓷砖陶瓷网总站
紫砂首页

【紫砂】紫砂刻绘寻渊源

zisha】2018-1-8发表: 紫砂刻绘寻渊源
●王云涛笔者近日翻阅1993年10月出版的《紫泥—王度宜陶珍藏册》,注意到第176页有一对紫砂帽桶。事实上,民国时期以书画刻绘为表现主题的紫砂器,蔚为风尚。而此帽桶的落款为:“节录秦峄山刻石

紫砂刻绘寻渊源来自紫砂zisha相关,仅限紫砂zisha观点以及网络浏览,佛山陶瓷网对紫砂刻绘寻渊源以及内容不做任何推荐。

    紫砂刻绘寻渊源

●王云涛

笔者近日翻阅1993年10月出版的《紫泥—王度宜陶珍藏册》,注意到第176页有一对紫砂帽桶。事实上,民国时期以书画刻绘为表现主题的紫砂器,蔚为风尚。而此帽桶的落款为:“节录秦峄山刻石按郑文宝摹本,昔在己巳新秋上浣东皋李万康制于阳羡之蜀山”。

这倒是引起了笔者的兴趣。何谓秦峄山刻石?据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载:“始皇二十八年东行郡县,上邹绎山,与鲁诸儒生议刻石、颂秦德、议封禅,望祭山川之事”,遂有此碑。刻石呈竖长方形,水成岩石质,四面刻字。碑高1.9米,宽0.48米,四面皆同。正面、左侧面刊刻颂扬秦始皇功绩文字,背面刻秦二世诏书。

原石传为秦刻,至唐代已不见原迹。我们现在能见到的为宋刻本,即宋代淳化四年(公元993年)郑文宝以南唐徐铉摹本重刻于长安(今存西安碑林),称长安本,其后全国据此翻刻达9种之多。据悉,长安本的《峄山刻石》在明代中期的“关中大地震”震裂为两截,稍后石又断裂,裂纹呈“丫”型。

郑文宝刻本为小篆体,每面5行,共222字——“皇帝立国,维初在昔,嗣世称王。讨伐乱逆,威动四极,武义直方。戎臣奉诏,经时不久,灭六暴强。廿有六年,上荐高号,孝道显明。既献泰成,乃降专惠,亲巡远方。登于绎山,群臣从者,咸思攸长。追念乱世,分土建邦,以开争理。功战日作,流血于野。自泰古始,世无万数,陀及五帝,莫能禁止。乃今皇帝,壹家天下。兵不复起,灾害灭除。黔首康定,利泽长久。群臣诵略,刻此乐石,以箸经纪……”在我们看到的这对帽桶上,因为篇幅所限只节录了一部分,一只刻:“武义直方。戎臣奉诏,经时不久,灭六暴强。廿有六年”,另一件内容为“上荐高号,孝道显明。既献泰成,乃降专惠,亲巡远方”。

郑文宝刻本笔画略细而匀整,且多用圆笔,字体呈方形,表现圆浑流丽之风格,文字规整,有法度,摒弃了个人的情绪化色彩,具有对称之形、匀称之感、整齐之美。也因为不能任意所为,任笔成形而缺乏神来之笔、奇崛之调、错综之美。杨守敬说:“以《泰山二十九字》及《琅琊台碑》校之。形神俱肖,所谓下真迹一等。”对比原石拓片,能看到此紫砂帽桶刻工整体尚可,个别之处则有所失真,比如图中右边一只第二列的“诏”字与“时”字,左边一只第二列的“道”字与“明”字,第四列的“方”字,笔法上与原碑有所不同。

紫砂上摹刻金石之风盛于清代道光年间,到民国初年逐渐衰弱,很多内容流于形式而走向世俗化。此对紫砂帽桶制于1929年,可谓民国时期紫砂陶刻之精品。可惜此未落陶刻者姓名,不知其刻出于哪位圣手。

与此同时,此对紫砂帽桶落款中提到的李万康,系江苏南通人,是民国时期南通地区富绅,李万康喜好紫砂,常以重金订制陶器,多见花盆,所订之器皆落款“东皋李万康”。东皋源出西晋潘岳《秋兴赋》中“耕东皋之沃壤兮”之句。在唐代,如皋与江都同属扬州所辖,而如皋在江都之东,因此,如皋的历代文人,就借用带有诗意且方位明确的“东皋”一词来比喻自己美好的家乡。

一对紫砂帽桶,可以看出文化传承之脉络,这即是收藏之趣。

(【zisha】更新:2018/1/8 2:12:14)
圖為宜興非遺均陶制作技藝展示。萬程鵬攝宜興非遺紫砂陶制作技藝26日,第九屆中國·宜興國際陶瓷文化藝術節在中國陶都陶瓷藝術博覽中心開幕。7000多年的制陶史,孕育了紫砂、精陶、均陶、青瓷、美彩 >>
在我们家庭厨具的种类中,有一种锅叫做紫砂锅,很多的人会选择用紫砂锅来进行煲汤或者是煮粥,紫砂锅煮出来的东西的效果比较的好,受到大家的喜欢。但是现在市场上的紫砂锅有很多,有些商家以假乱真,我们 >>
最新资讯  优势批发  最新供求  
 
返回上一页    回顶部    回首页